客户服务投诉热线:
95541 / 4008895541
(信用卡业务)

关于“代持贷款”的风险提示

案例回顾

  消费者李女士受不法分子诈骗,以购房代持形式向某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并以“高评高贷”形式套出多余资金分赃,不法分子承诺每月按时还款。但在正常还款半年后,不法分子未履约还款,消费者无力偿还贷款,银行根据贷款合同约定启动法律诉讼流程。

案例解析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代持房产”“代持车辆”等名义,以“高佣金”“零风险”为幌子诱骗代持人以其名义套取银行贷款,而后不法分子不知所踪,独留代持人背负高额债务。此类“代持贷款”陷阱严重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主要诈骗套路

  1. 虚假宣传。不法分子以“代持即获高额佣金”“代持人无需负责还款”“无法律风险”为噱头,以“购房指标不足”“需隐匿财产”等理由诱导“目标群体”同意为其代持房产、代持车辆,并承诺“分期支付佣金”“承担还款责任”,要求用代持人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

  2. 借名贷款不法分子引诱代持人签订“代持协议”,并以代持人名义申请银行贷款,甚至还会通过“高评高贷”、多方借贷等方式套取更多资金,进一步增加代持人债务。

  3. 悄然断供。不法分子在初期通常会如约按期还款或分期支付部分佣金,但后续却悄然“断供”,或以资金紧张为由,诱骗代持人垫付,随后失联断联。

渤海银行在此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

  1. 金融消费者办理贷款业务必须基于真实需求,警惕不法分子通过“代持贷款”将代持人陷入独自偿还高额债务、贷款被银行提前收回等困境;要提升辨别能力,拒绝利益诱惑,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主动加强法治学习,不轻信“代持无风险”的谎言,坚决不充当“名义借款人”,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 金融消费者如发现遭遇“代持陷阱”,应及时将相关聊天记录、代持协议、往来款记录等关键信息进行取证保存,如涉及民事纠纷,可通过依法诉讼主张自身权益;如发现相关组织或个人涉嫌骗取贷款、合同诈骗、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违法犯罪的,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