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phone
渤海新闻
首页 > 渤海新闻

商业银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

2006-12-18

  天津日报12月18日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在不久前的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天津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上升期。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既要建设一个经济发达的天津,也要建设一个社会和谐的天津。
  古人云:“和合故能谐”、“和为贵”,其实质就是强调“和谐”。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改革发展已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使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这空前变革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及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根据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可以说,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体定位,它适应了我国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潮流,体现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已成为全国各行各业共同奋斗的目标。
  经济是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商业银行则是金融产业的中坚力量。毫无疑问,金融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应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主动、积极地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中,成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1发挥商业银行作用,加快和谐金融体系建设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同时也提供其他类型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的业务涉及千家万户。在金融业中,商业银行是历史最悠久、业务范围最为广泛的金融组织形式在现代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据特殊地位。
  (一)商业银行是建设和谐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
  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巨大。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达307217.8亿元,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73%。
  1.和谐银行是建立和谐金融体系的基础。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如果商业银行本身经营不善,不仅不能为全社会提供令人满意的金融服务,还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如果商业银行无法实现正常、健康、和谐发展,和谐金融体系就不可能建立。因此,实现银行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的金融体系的基础。
  2.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仍占据主导地位。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06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金融结构性矛盾表现为直接融资发展较慢且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间接融资比重过高。这从非金融机构融资情况可以进一步印证(见下表)。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业,因此,商业银行在建设和谐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国非金融机构融资简况
  融资量(亿元) 比重(%)
  2004年 2005年 2004年 2005年
  总量 29023 31507 100 100
  贷款 24066 24617 82.9 78.1
  股票 1504 1884 5.2 6.0
  国债 3126 2996 10.8 9.5
  企业债 327 2010 1.1 6.4
  (资料来源: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二)和谐金融体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众多的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的协调与否,关系到整个系统是否和谐有效。
  经济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掌握着巨大的资源,在支持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金融活动日益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越来越密切。因此,建设和谐金融体系至关重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

  2商业银行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悄然兴起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客观看,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要承担应有责任的理念有很多共通之处。
  (一)商业银行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大小银行出现疯狂挤兑,并接连倒闭,民众生活苦不堪言,使得美国经济萎缩持续达15年之久;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其影响至今仍未消除;90年代末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至今还使人心有余悸。这些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银行体系发生了严重危机。严重的后果强烈地提醒人们,银行经营成败直接关系人心安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的一员,履行社会责任义不容辞。从经济关系角度看,要正确处理好与股东或投资者的关系,在经营过程中做到合法诚信,致力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经营,提供更多的平等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社会关系角度看,需要处理好与员工、消费者及社区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从环境关系角度看,需要正确处理企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追求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因此,银行必须在关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社会的发展,处理好银行与社会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肥沃土壤。
  2.商业银行是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载体。如前所述,商业银行面向千家万户,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除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外,社会性也十分重要,这种独特的社会性决定其必须面对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商业银行是连接社会经济发展与老百姓私人资产不断累积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纽带。商业银行信用越高,老百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越协调,建设和谐社会才有基础。
  3.商业银行是实现协调发展最重要的社会工具。商业银行经营的货币信用业务,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因而具有调节国民经济的特殊作用。通过发挥服务功能和调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金融政策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一致,在和谐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银行经济目标和社会和谐的双重目标。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银行的社会责任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银行的发展必须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社会各方面相协调发展,并以此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重视防范和管理风险,切实从源头上负起责任。商业银行本身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在市场配置资源和维护金融经济安全中起核心作用。因此,银行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只有银行自身防范好了风险,才能维护存款人及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也才能为经济社会稳健运行提供保障。为此,银行应重点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根据现代公司治理要求,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聘任高级管理层,并依照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范运作。
  二是建立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要形成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通过使用先进的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根据监管要求,建立与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完善的、可靠的风险管理体系。
  三是强化资本约束机制。银行业是高杠杆率行业,充足的资本不仅是银行业自身从事正常经营活动、应对各种风险的基石,也是强化自我约束、增强公众信心的保证。建立和强化资本约束,是商业银行摆脱盲目发展行为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稳健性的重要保证。
  2.注重发挥服务功能,充当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既是银行的职能,也是银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银行发挥服务功能,要把握好服务方向,按照国家的宏观政策要求,运用信贷杠杆,高效配置信贷资源;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满足社会对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变化。商业银行要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金融产品的同时,也要让他们享受到优质的、个性化的、高效率的金融服务。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越高,客户才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这样做,不仅银行业务能得到发展,而且银行也切实履行了社会责任,也才能与客户真正实现“双赢”。
  3.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细胞,企业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通过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健康和谐的企业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和保证。通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鼓励员工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形成具有强烈的核心力、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企业精神,激励员工齐心协力地实现企业目标,把企业的共同理想化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要的具体的实践。

  3发挥渤海银行优势,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经验
  作为一家全新的银行,渤海银行将充分发挥新体制、新机制和人才队伍等多方面的优势,履行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
  (一)积极参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我国实现“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是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渤海银行是在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大背景下诞生的,渤海银行的成立,适逢其时,可以说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一项具体措施。渤海银行将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既要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也要以创新手段提供更多、更好、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开拓创新,做先行先试的排头兵
  渤海银行是在我国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浪潮中诞生的,也是深化新一轮金融改革创新的有益实践,我们要在改革创新中把渤海银行建成一流的银行,成为在国内有影响、在国外有知名度的银行。
  今年5月,国务院20号文件已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把金融改革和创新列为近期的首要任务,以鼓励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渤海银行将发挥总行在天津的优势,按照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参与先行先试工作,在支持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一家全新的银行,渤海银行目前还处于创业阶段,我们要在创业中创新,在创新中创业,主动承担金融改革和创新的任务,以创办综合性银行为重点,创新金融产品,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成功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勇于实践,争创良好经营业绩
  渤海银行自开业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边续建,边经营,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渤海银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公司治理建设稳步推进。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矩阵式管理模式,强化业务条线的管理;引入流程银行的理念,科学划分了前台、中台和后台,实现了后台的大集中,设计并制定了清晰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建立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为目标,采用国际银行先进信贷评级模型,制定高标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将银行的所有业务活动都纳入风险管理体系之中。
  2.业务经营取得初步成效。截至10月31日,渤海银行资产总额已达131亿元,其中,贷款余额66亿元;负债总额81亿元,其中客户存款余额78亿元。
  3.稳步推进分支机构建设。本着设立一家、成功一家的原则,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建成天津滨海新区分行和市内三家支行,另有两家支行也将在年内如期开业。
  4.信息科技系统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基本可以满足我行未来三年业务发展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5.员工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按照市场化的原则,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招聘各类人才,初步建立了一支能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6.企业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渤海银行创建之初就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明确提出了以“诚信、远见、开放、创新、关爱”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组织相关活动,如建立渤海银行党建网,全面宣传党的政策;印发结合企业文化与“八荣八耻”宣传卡,发送到全行员工手中,使之深入人心等。通过全行员工的努力,在银行与客户之间、银行内部员工之间、银行与股东之间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为把渤海银行建成最值得社会信赖的银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渤海银行正在制定5年发展战略规划,这个规划将科学地描绘渤海银行未来最关键时期的发展蓝图。渤海银行的实践已经证明,渤海银行是一家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银行。我们坚信,渤海银行的未来实践还将证明,渤海银行有信心、有能力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