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phone
渤海新闻
首页 > 渤海新闻

渤海银行李伏安: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19-1-7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可谓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除了市场化改革的主导思想发挥作用外,金融行业也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金融风险防范三大任务得以有效落实,金融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取得显著效果。2018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到金融市场再到微观金融企业,将金融服务重点放在扶持民营、小微企业和服务实体经济中,推动中国金融行业由过去的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从银行从业者角度,我们注意到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存在一些难点,有待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现状
  (一)国家宏观支持政策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2018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货币政策由中性偏紧向中性偏松边际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指明了方向。2018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信号进一步转暖,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期,易纲行长也表示“当前经济处于下行期,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
  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从宏观上营造了一个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环境,使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三支箭”的政策组合,即信贷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从债券、信贷、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在金融政策方面,人民银行还联合多个部门发文,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具体来看,央行采取了多种货币宽松政策,如四次定向降准,共释放流动性约4万亿元,对冲部分中期借贷便利后,净释放流动性2.3万亿元,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更多的活水;放宽央行质押品的范围,鼓励使用中低等级信用债作为央行回购的质押品;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中增加了一些临时性的专项指标,引导信贷资源向小微和民营倾斜;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定向支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创造性地将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债转股、中小微企业融资联系起来;鼓励发行小微专项债和小微企业贷款的资产证券化的产品等。
  (二)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在不断加强
  2018年,我国银行业纷纷转变发展方式,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将金融服务重点放在扶持民营、小微企业和服务实体经济中。随着近期中央纾困民企政策渐次落地,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发声,无论是大型国有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陆续出台了针对民营企业、实体经济的新一轮金融支持举措,并与企业签订信贷支持合作协议,银行业金融机构“敢贷、能贷、愿贷”意识明显提高。例如,11月9日,中行率先发布《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工行、建行、农行等国有大行也随即各自出台二十余项举措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渤海银行围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构建全方位金融服务模式、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完善运营体系和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十七条有针对性的举措,助力民营、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从出台的政策倾斜措施看,“强化信贷政策支持”、“优化绩效考核”、“加强科技驱动”是商业银行都强调的纾困民企发力点。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在不断提升
  银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三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 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7.73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比上季末高2.5个百分点。2018年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呈现出增量扩面、利率下降、结构优化等特点,普惠口径小微贷款连续3个季度呈现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增加9595亿元,增量相当于2017年全年水平的1.6倍。央行发布的2018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2018前11个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3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2.9%;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1%,同比高1.8个百分点。可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正在不断提升。
  二、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
  (一)宏观经济层面: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待疏通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尽管我国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调整使得银行体系流动性从量、价两方面均保持了合理充裕,无风险利率和中高等级债券利率均明显下行,但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并未完全传导至实体经济。主要表现为,2018年以来,M2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屡创新低,11月末,M2余额181.32万亿元,同比增长8%,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在新口径下,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9%,首次降至两位数以下。这表明不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实质性地影响了中性偏松货币政策意图的真实实现。因此,如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体系合理引导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
  (二)企业层面: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转型阶段,企业经营形势较为严峻、投资动力不足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形势较为严峻,企业家对经济前景和市场环境把握不准,投资意愿和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产业结构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原来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能的重化工、钢铁能源、加工制造业、房地产等传统产业的部分企业投入产出效率低,经营出现困难,信贷风险加速暴露,对市场的吸引力迅速下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意愿降低,信贷支持条件更加苛刻。而新动能尚在培育之中,又无法建立市场的普遍信任。
  从企业结构看:一方面,占用了大量金融资源的国有企业改革已进行到深水区,但许多国有企业出现了管理不善、负债过高、效益下滑、产权和资产家底不清等问题,导致融资出现一定问题。另一方面,大量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资质信用约束,无法从传统信贷或标准债权等方式获得融资,资管新规出台后,非标融资持续缩减,又失去了通过表外融资的渠道,导致信用风险集中暴露。同时,由于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完善健全,中小微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加剧小微企业融资难度。
  (三)银行机构层面: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
  一是,在市场资金相对宽裕环境下,商业银行垒大户、挣快钱、拼规模较多,导致精细化服务不足,未能培育良好的盈利能力;经济下行周期中,银行经营业绩下滑,上市银行股价跌破净值,在资本市场再融资或内部定向增发均出现困难,而表外资产回表形成“额外”资本占用,资本补充压力加大。二是,随着一些国企和较大民企经营出现问题,流动性压力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地方政府从多方面考虑,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以维护市场稳定和信心,带来了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三是,鼓励和引导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需要诸多配套措施加以落实,措施制定是否合理、成效究竟如何,需要有效的考核机制加以跟踪、考评和监督,不能只是泛泛地以信贷规模增长作为评价指标。
  三、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建议
  (一)以利率市场化为抓手,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采用数量调控(基础货币供给)和价格调控(市场利率)相结合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在短期,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结构性预调微调;在中期,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堵点、梗阻和瓶颈问题,切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增强货币政策调控效力,搭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持牌金融机构负面清单管理机制,为金融机构创新提供更大空间;在长期,通过宏观审慎工具促进货币金融框架调整,减少经济增长对债务的依赖,降低政策的顺周期性,避免政策空间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丧失。
  (二)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动力和能力
  一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调动投入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要促进实体与金融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既为实体经济雪中送炭,又要让金融业有利可图。通过降低金融成本、创业成本、税务成本和社会成本,稳定企业家信心,稳定投资者信心。二是在严格规范监管的基础上,指导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不同成长阶段、差异化多样化需求的金融服务能力。三是调整金融机构经营激励机制,统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既看融资数量,又看资金流向和产生的成效。增加对中小、优质企业中长期综合服务的业绩激励,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贷款增量较多或贷款占比提升较快的商业银行,继续执行降低准备金率的政策。
  (三)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一部金融改革开放史,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探索史。一是深化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样化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从VC、PE到发债、信贷,从租赁到证券化,从投资到收购兼并,从上市到境外投融资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增加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差异化管理各层次金融机构,丰富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缩短资金流转周期,降低金融市场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序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二是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体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稳健性,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三是通过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按照国民待遇原则逐步放开股比限制和业务牌照限制,让更多的民营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强化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