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phone
渤海新闻
首页 > 渤海新闻

新时代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应有新内涵

  金融时报11月20日电,十九大报告绘就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在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也明确了未来30年的总体战略目标。在新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改革与转型的重心将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并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以及有效的金融监管制约下高效稳健运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与虚拟经济相对应而提出的概念。实体经济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密不可分。首先,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分散经营风险、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其次,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虚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实体经济;最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需要统筹规划、均衡发展和协调一致。
  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应坚持三个“选准”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多次强调要大力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银行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既是银行业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银行业自身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笔者认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应坚持三个“选准”。
  一是选准方向。从国际视角看,经济全球化强调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国际贸易。因此,“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获得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与响应,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带动了沿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举世瞩目。在这一过程中,银行金融机构应主动设点、布局,借助银团贷款、产业基金、对外承包工程贷款等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加大与国际金融机构共商合作、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构建立体式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创新性地为世界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从国内视角看,我国提出“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北京副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若干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着力调整国内经济发展空间布局,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应重点关注这些发展方向。
  二是选准行业。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应着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应着力支持服务业,例如医院、制药、医疗、教育、健康、养老、消费服务、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影视、旅游、文化、出版等;应着力支持现代制造业,例如航天制造、高铁制造、核电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现代军工制造等;应着力支持产业整合、并购重组、企业合并、军民融合等。
  三是选准产品。对于金融产品的选择,首先,提供基础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比如信贷、贸易融资、支付结算、网银、理财等;其次,推介升级产品与服务,比如银证、发行债券、债券投资、衍生品交易、现金管理、账户托管、财务顾问等;再次,运用投行思维力推全资产管理,并且主动与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基金市场等对接,比如大股东融资、定向增发、并购融资、银团融资、ABS、明股实债、产业基金、孵化项目、资产管理、股债结合、项目直投等,同时,通过新媒体、新广告、新线上线下渠道投放高端新产品与新服务,将产品服务与定价结构化融合,提高浮动收益率、中间业务收入比、高附加值服务比,更多地使用具备“长尾效应”的金融新产品与新服务提升核心客户黏性。
  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需实现三个“转向”
  从尊重客户转向尊重客户体验。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基本已经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但是单纯地尊重客户是实现长足发展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企业更为看重的或许不是尊重而是体验。因此,关键一招是应当充分了解企业的痛点、焦点、敏感点、盲区,比如,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降负债、降杠杆、出表业务格外重要;有的企业对资金成本非常敏感,需求端主要体现为理财、结构化存款;有的企业临时出现临时资金需求、票据支持融资需求、海外融资需求、盈亏平衡点项目;有的企业对于股、债、贷比例缺乏融资结构搭配经验等,诸如此类问题需要商业银行改变传统思维,在授信方案中率先解决上述棘手难题,快速改善客户体验,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
  从金融百货供给者转向万能金融服务商。笔者在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感到,传统的产品品种促销、产品价格战等方式已无法帮助银行建立核心客户群、战略客户群。投行思维引导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绝不是简单复制或增加投行业务量,而是从帮助企业救急、解决难题入手,通过贸易融资、债券发行、定向增发、并购融资、银团服务、名股实债、企业基金、资产证券化、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等新产品解决融资便利问题,变通其传统服务模式,更新商业银行客户体验模式,转向万能金融服务商,即固定加浮动、债权加股权、项目加孵化、融资加便利、线上加线下等,并且根据客户的金融需求动态调适。
  从风险防控转向风险经营。传统商业银行通常采用较为被动的方式进行风险管理,这是受到商业银行传统理念、经营模式、盈利方式、监管方式等综合影响形成的,尤其是多年以来坚持的“固定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放杠杆做流量”的理念导致。新时代下,商业银行需要运用投行思维进行灵活调整,主动对接日益活跃的资本市场,主动对接处于生长期、开发期、萌芽期的各类客户,比如新三板中创新层企业、主板拟上市公司、一级市场收购、资产项目并购等,转变风险管控理念,主动经营风险,全攻全守,获得风险溢价补偿。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第一要务是牢牢把握风险底线,夯实资产质量,避免促发明斯基时刻,然后通过合规有序经营主动融入市场,“以变应变”“随机应变”,交叉使用各种融资便利、服务便利、理财便利,深耕实体经济,回归金融本源。
  (作者为渤海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